
克昂姆将和您一起掌握最新的新闻资讯,行业动态
3年商业地拍、400多次航拍且飞行零事故率、500+部视频剪辑经验……在今年4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上,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王毅炜从全国2763所高校、1507万名学子中脱颖而出,一举刷新了贵州省本科高校学生在该赛事中的最好成绩,斩获大赛就业赛道高教组全国金奖。
王毅炜(右三)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就业赛道金奖
他在参赛项目“复合技能 把握未来”中提出,通过提升“编导+拍摄+剪辑+运营”全链路能力,用更新频率更快、创意性和时效性更高的思路,解决传统影视、视频制作周期长、精细化程度高等现实问题,成功收获12家企业Offer意向。
“这次比赛也是我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实践。”王毅炜说,传媒行业发展日新月异,作为一名传媒专业的学生,既要练就过硬本领,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掌握新技能,也要对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思考,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先机,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。
王毅炜在赛场上
初入大学时,“短视频创作”是王毅炜职业规划课上的稚嫩答案。那时的他,对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拍摄与剪辑的技术层面。四年间,他通过一次次实践重塑方向——从剧情创作的深耕,到最终锚定“新媒体运营”的职业目标。两次职业规划大赛的经历更让他感慨:“职业规划不是静态的蓝图,而是随行业脉搏与自我成长不断校准的指南针。”
从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场大奖,到全国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金奖,王毅炜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10余项、省校级荣誉40余项。然而,荣誉背后藏着他更深刻的思考。大二时,三个精心打磨的作品竟未超越大一成绩,这场挫败成为转折点。
连续四年参与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拍摄的王毅炜
“技术只是载体,唯有有温度、有深度的内容才能直抵人心。”他从此将传播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深度融合,构建“实践—反思—突破”的成长闭环。
在实践层面,王毅炜将专业所学融入校园传播活动,用镜头与创意赋能学校宣传事业。他制作的150余部视频作品中,2条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、8条超500万次、18条超100万次,以数据印证传播影响力。其主导创作的2022至2024年三部贵州师范大学宣传片,凭借对校园文化的精准提炼与视听语言的创新运用,被人民网、新华社等数十家主流媒体转载,成为外界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。
毕业前夕王毅炜与获奖证书的合影
曾经担任过校新媒体中心学生负责人的王毅炜非常注重将“有意义”与“有意思”的平衡注入运营实践。他创新推出“分时段垂直运营”策略:高考季用校园美景吸引新生,开学季以社团活力凝聚归属感,日常则用“小学生视角看大学”等创意引爆流量。在他的带领下,贵州师范大学官方抖音粉丝量飙升,影响力位列省内高校前列。“既要传递学校声音,也要契合受众需求”,这一直是他的坚守。
王毅炜获大广赛最高奖——全场大奖
面对人工智能对传媒行业的冲击,王毅炜有着清醒的认知:“AI能优化效率,但无法替代从0到1的创造力。”实习期间,他主导的推广项目将AI工具与人文创意结合,为客户创造超额价值。在他看来,传媒人的未来,在于成为“价值增量”的创造者,而非技术的被动使用者。
从“多比赛参与”到“精品策略”,从“技术崇拜”到“内容觉醒”,王毅炜常说:“课堂是起点,但真正的答案永远在路上。”如今,这位年轻的传媒人正以镜头为笔、实践为墨,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“Z世代”的传媒担当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何登成
编辑 王雨
二审 谌贵璇
三审 李玲